宅龜兒看「單位展」:那些數字、設計與生活

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:你知道市售的布丁組合包裝,為什麼總是「三個入」一組嗎?

其實,這問題點出了「單位」的概念,何以如此穿透於生活中而無孔不入。例如蓋房子需要精準的測量面積與長度;身上穿的,即使是些微的色差也要斤斤計較;一天吃進的食物會有多少熱量;甚至是洗澡、睡覺、說話......這些都能與「單位」扯上邊!


因此早在 2015 年從日本 21_21 DESIGN SIGHT 展出便頗受好評的「單位展」,經當時宅龜兒與日本特派作者 Show 合作的精彩報導下,讓國內多數喜愛設計的朋友們搶先感受展覽的魅力。大概也因為迴響太大的關係,以嚴謹聞名的日本單位終於鬆口應邀來台展出!(雖然咱已離開崗位,卻忍不住現出記者口吻XD)

總之呢,大家能在今年暑假有幸欣賞這飄洋過海、原汁原味來台的優質展覽,看過絕對不會後悔的啦~憑著在展區裡不停聽到「這應該是今年最棒的展覽」等話語應該就不用咱再多說了吧?

雖然寫完這篇後,展覽日期也差不多要接近尾聲了,不過下面宅龜兒還是要用不沈悶又不礙胃(?)的圖文,幫與咱一樣痴狂的龜毛設計迷,再次回顧、解剖單位展迷人的創意。

Part.1 單位的「比較」

人生當中,無時無刻不計較,單位更是得「斤斤計較」。

當你所想像的蘋果,用手的比劃來描繪出大小,或是你心理時鐘算出的 5秒鐘,都不一定是正確的,這時候,「單位」就能發揮它強大的作用——比較。

別再怪每次買米買蛋老闆總愛斤斤計較,缺了這些單位、沒有這些儀器,老闆自虧也只是剛好而已XD

IMG_8046

▲用前所未見、複雜的精密儀器來解釋「一公升的重要」。

IMG_8048

▲或是趁機複習「牛頓(N)」、「焦耳(J)」、或「西弗(Sv)」的單位用法。

看吧,政府財政困難時,也是會斤斤計較的!戰後通貨膨脹,使得任何一點材料都要用對地方。所以嘛,現在咱總算知道 5円銅板為什麼有一個洞了......

IMG_8052 IMG_8049
▲紙鈔有長度可以比、錢幣有重量可以比,就連錢幣本身的材質比例也能比呢!(偷偷說:10 円銅板有高達95%的銅含量,應該是裡頭最「值錢」的吧...XD)


這不禁讓宅龜兒想到書中常描繪那些嗜錢如命的生意人,老是愛把錢串在腰間。又心想,他們這類人,應該連一枚硬幣有多重、一張鈔票有多長都瞭若指掌吧。(笑)

IMG_8053 IMG_8054
▲雖說原汁原味,但展中也是有不少與台灣相關的物件哦!所以看著日幣,怎麼能不想到咱們的新台幣哩?不過現場感覺好像不少人真的連2000元鈔票都沒看過......


Part.2 單位的「美學」

所謂「美學」,泛指生活中有形與無形上,令精神感官充溢著舒服、和諧的事物。宅龜兒老是覺得自己有著小小的密集恐懼+大大的強迫症,所以「單位」讓每件事物能整齊劃一,或許也是撫慰咱們這群人的一劑藥方。

在日本,酒是他們國人餐桌上非常重要的芳樽,不過在你們知道這些醇厚的甘液,在成為杯中物前是經過哪些分裝程序的嗎?

釀造這門深厚的功夫就不在這解說,至於「容器」對他們來說才是另一門大學問。從龐大的日本酒容器「四斗樽(72L)」開始,經過「二斗樽」、「一升瓶」、「一合桝」......至最後端到餐桌上用「二勺五分豬口杯」小口小口喫飲,無不展現單位在日常中的體現,而現在,這些代表文化相傳的容器,也成了一種美學的象徵。

IMG_8064
▲四斗樽一直到最後,能分裝(換算)成幾個容器呢?


IMG_8061
▲可以是 400個一合桝。

IMG_8058
▲到最後也可以是 1600 個二勺五分豬口杯!

看到這疊色彩斑斕的紙塔,不禁讓宅龜兒回想起當時「PAPER SHOW」盛況。由日本大廠竹尾出產的紙張,精美而細膩,用鮮明且協調的呈現手法,讓「A」與「B」規格的紙張尺寸也能簡單分辨;從下方最大的「A1(B1)」往上縮小,至到最上方的「A7(B7)」,這對於從事美術工作的朋友來說應該相當親合,但咱們這類一般參觀者看到可是驚嘆連連啊。

IMG_8088

▲左方藍基底的是「A」規格,右方則是「B」規格。

IMG_8090IMG_8089

▲不只是規格上的增減,就連顏色也能有漸層式的美感。

不要光看討人厭的數學公式,其實在點、線、面上,同樣可表達設計的和諧美學,或許從達文西的闡述及發揚光大,數學未來也能夠做到越來越「不沈悶」嗎?

IMG_8081IMG_8079IMG_8080
▲由展場上的三幅圖、三道複雜數學題,能否解題也許是另外一回事,不過點線面所構成的優美幾何圖樣,以及設計師巧妙的三種字體,光看就是一種療癒!

而展覽最大的亮點,大概便是廣受台灣文青喜愛的無印良品區吧!這裡除了代表深澤直人大師賦予無印的「簡約美學」,也是一種「規律美學」的展現。

如果買過無印良品收納櫃的人,一定都有感覺過那規格化、比例化、或是組合化的魔力;單一個櫃子看似單薄,但若是多個相同規格的櫃子組合在一起,又是一種不同的風貌。不說別的,看展場那架起的大層架,可都是用無印良品的DIY層架給組起來的,超級壯觀!

IMG_8087


IMG_8086


IMG_8085 IMG_8084

▲自己看,BJ4~

『話語的重量』是宅龜兒非常喜愛的一個單元。以日文「一個濁音」為 1g,賦予五十音的每個字元「重量」,所以秤重計上的表現,也能趣味地表達生活中無形的「份量」。當然,既然是獻給台灣的特展,代表咱們文字起始的注音符號也能一塊玩!除此之外,還有互動裝置讓大家秤秤自己拼出的注音字元有多重哦。

IMG_8092
▲「重」當然是比「輕」來得重啦。

IMG_8093
▲「狗」比「貓」重!?這......

IMG_8097
▲有趣的是,「工作」和「家庭」對你來說,孰輕孰重哩?

IMG_8099
▲遊戲界上最劃時代的發明——魔術方塊,在 43,252,003,274,489,856,000 種組合方式中,宅龜兒大概只能玩出 87 分的創意XD

IMG_8100
▲「品脫杯」是一款傳統啤酒杯(「一品脫」約 568cc),有著可盛裝啤酒泡沫的特色杯身,實則為了避免堆疊時杯子卡住。(因為沒接觸「品脫」這單位,差點看成裝沙拉脫的XDDD)

不論是「家具」或「建築」,單位總是能在其領域發揮它最實用的功能。例如下方的 AA板凳,只要訂定一個板材單位,即使是回收材料,也能靠組搭建構起穩固的家具,甚至還能無限地堆疊延伸。

IMG_8104


IMG_8103
▲不陌生的德國工業才子 Konstantin Grcic,一系列應無印良品之邀的鋼製邊桌作品,以最極簡的邊框,最小單位的出發點,達到功能上最大的運用價值。

IMG_8083 IMG_8082
▲「像素」也是數位化時代常見且不可或缺的單位,在這道互動裝置中,利用站位遠近距離的寓教於樂方式,讓大家瞭解像素的產生。倘若你離裝置越近,那麼就會產生越模糊的鋸齒狀點陣圖樣;但若是拉遠距離就會越清晰,所需的像素當然也會越高。

如果真的要一一陳述單位之美,那還真是數也數不完,不如就用一道牆上、那些再平常不過的小物件,由 1 列到 100 公分一次療癒看到底!(竟然還出現中華隊的啦啦棒XD)

簡單到不簡單的物品,顯現生活處處是單位,處處是美學!



Part.3 單位之「人的觀點」

當單位成了一種心理上的「直覺」,你認為它會如何存在?

單位展當然不會只單從一個角度述說生活應用的單位知識(常識),透過每個人,甚至是每種生物,都有其獨特的「單位觀」。例如在末段的影像裝置上,我們可以藉此理解人類、大象、老鼠三者對於時間的感知,「大象的時間是慢的」、「老鼠的時間是快的」......但這些都是透過「個人觀點」視之的不是嗎?

因此,展覽中集結日本與台灣的設計師及藝術家們,共同來表達他們針對自己專業的領域和自我視角,是如何闡述自己的單位——真的非常有趣到咱還重複看了好幾遍!

IMG_8055

▲非常有共鳴的作品!與設計師一樣老是記不住月份的英文,於是乾脆將代表該月份的數字擺在單字開頭,不但容易記住又具無違和的藝術美。(「8月」是深得設計師心的一字)

IMG_8065
▲對室內設計師來說,除了傾聽業主的需求,在設計上也要時時合乎人們在屋內活動時工學或慣性基準。在這個作品中,從最下面的工作室型態,逐漸往上換算(對比)成不同物件的規格與數量,例如這個空間裡,約莫可擺放 1349 張 Artek 的經典椅凳或 21 台 MINI Cooper。這樣的對照方式,也造就了設計師經年累月的直覺表達。

IMG_8067

▲這也是宅龜兒很喜愛的展示之一。設計師皆川明表達出身從事設計之人,屏除理性思考下的感官直覺,才是讓色彩特別生動有感情。

IMG_8068

▲這次展覽就連「國寶」台啤都來湊一咖了!一瓶經典台啤可盛裝 6 杯吃熱炒常見的啤酒杯,但沒說的是,原來喝個啤酒,怎麼個好喝法都還有學問在哩!下次喝的時候不試怎行~(但記得選台啤18天...XD)

IMG_8071

▲看似不明究理的作品樣貌,其實就好比你在使用影印機時,正本拷貝副本、而副本又再拷貝一次副本......如此下去,在顏色上就會像這個作品,有如層次般的變化。

IMG_8073

▲啊哈!算數不會,但算命應該就很愛了吧?讓不少人駐足在此計算的「八字」學,對應自己農曆出生年、月、日及時辰,可以測出你的命有多重。這對於西方人常見的「力行思維」,東方人可是很信「出世即注定」的看法呢。(附帶一提,八字太輕者很容易會看到......)

IMG_8117
▲相較於「八字」風行於華人世界,在日本也是有他們獨到的漢字解讀。每個年齡,都有其對應的一個字,例如 1 歲就是「四」減「1」減「一」減「1」,便是一個「𝝅」,宛如算術拆解法,是不是與中國象形字的拆解頗有異曲同工?

欸...那假如宅龜兒二十有九,要跟大家介紹的時候,不就得「安安,你好,我有『並』」......XDDDD

IMG_8120

▲等你活到「甲霸梨」再回頭看這張表也不遲。(或是幫你媽看看啦~)

IMG_8119

▲由這個蓋紀念歲數章的物件,也能觀察來看此展的年齡層分布XD

下面這張圖,真的可愛到不禁引人發噱。人類所知的時間觀,好比地球自繞一圈就是一天、繞著太陽一圈就是一年,那麼設計師將自己所想像的時間單位也設為「一圈」,會出現什麼好笑的形容物哩?

IMG_8111

IMG_8112

▲喔喔~一圈等於削蘋果皮!

IMG_8113

▲嗯嗯?轉披薩和蜂蜜淋在鬆餅上也是一圈好像也沒錯啦......

IMG_8114

▲欸??煩惱也要走一圈啊~~


其實,單位可以是死板板的既有定律,對這些人對生活充滿無限想像的人而言,單位也可以是不斷變化的萬花筒,恣意地塑造你我不同的創意。以下就用「等值」的觀點想像,為這趟驚奇不斷的展覽劃下 Ending 吧!



最後,咱來解答開頭提到的問題。為什麼市售的布丁組合包裝,總是「三個入」一組?

因為在上個年代的日本社會裡,一般家庭成員多半是由夫妻倆與兩個小孩所組成,當一家之主出門上班時,下午如果要哄小朋友開心便會買布丁之類的點心;而這個時間點家裡就只有三個人,因此有一說日本某食品廠商發現到這個現象,於是就把布丁的家庭號組合做成「三入組」方便販售。

發現到了嗎?這小小的前因後果,也能看見單位隨著生活的演變唷!


IMG_8121
▲展覽的周邊商品當然也要呼應「單位」和「數字」!從這些數字上,你看出什麼端倪了嗎?